close

從小到大都看著這一座漂亮的紅色大橋,北上總要經過它,許多遊客也很愛在這邊拍照,
但是說起來好笑!我好像從來都不曾在這邊拍照耶?呵呵。

 

這次的活動是西螺大橋通車60周年的紀念活動,這座橋有這麼多年歷史啦!
西螺大橋是早年連接台灣南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,被稱作是<遠東第一長虹>,現在還是台灣很重要的地標,
這次的文化節活動除了在橋上有許多藝術品展示、周邊也有一系列的活動,包括藝文、美食、休閒娛樂等等各種活動,
不過我們是趕在整個觀光文化節的最後一天才來湊熱鬧,呵。


這段時間西螺大橋是封橋暫停車輛行駛的,所以很難得!可以行走在橋上!
雖然現在大型貨車不能走西螺大橋,但是因為舊型的橋樑比較窄、只有雙線道,
每次開車經過看到旁邊騎腳踏車的人離我們好近,我都默默的覺得有點危險耶!更別提走路了。
所以我自己根本不曾走路上西螺大橋!這次有機會可以帶孩子來橋上散步,感覺好新鮮喔!
橋上陳列了許多藝術品,有雕塑名家楊英風、王秀杞、許禮憲等大師的作品,
整座西螺大橋變身成為一條藝術長廊啊!
不過從西螺這一頭走到彰化那一頭需要一點時間、更需要足夠的體力,
還走不到一半小裘就喊累了,還一直碎唸說:太陽很大耶!好熱喔!我流汗了~%$#@~
我們也還沒吃午餐,肚子餓又口渴,所以就折返回去覓食了。
想想晚上來逛好像也不錯!我爸媽就是星期六晚上來逛,他說這些藝術品都還會打燈、很漂亮。

 

 

 


橋邊也有一連串的表演活動,還有許多攤販可以逛,有好吃又好玩、滿有趣的。

 

 



看這照片可以猜出我是怎麼來到西螺大橋的嗎?
呵呵,我們就是搭這個小火車過來的喔!非常有趣!阿毛和小裘開心極了。
我想到過年時去斗六的九九莊園玩,好像也看到園區內有這種小火車耶。
【雲林新去處】九九莊園/十三番生態農場。雲林也有草泥馬!

 

 


 

這次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活動除了橋上以及橋邊有系列活動之外,還延伸到延平老街的東市場這一區。
還弄來了幾輛這種觀光小火車,免費載遊客往返西螺大橋以及東市場,
我們這一天是先去東市場附近逛逛,從那邊搭小火車來到西螺大橋!
這個小火車是火車的形狀、一節一節車廂串聯在一起,但其實不是真的走在鐵軌上的火車,而是有輪胎的小車子,
所以駕駛需要很高的功力呢!最厲害的是這輛像縮小版聯結車的小火車就這樣行駛在一般道路、跟其他許多汽車一起!
一起停紅燈、然後在車陣中鑽來鑽去,離其他車子都好近!卻不會撞到,超厲害的啊!
車速不會特別快,但是車子一邊開、風就微微吹著臉吹著頭髮!感覺好舒服啊!:-)

 

 

 


再來聊聊東市場!這是我們在搭小火車之前閒逛的一個好地方,算是西螺的一個新興景點唷!
其實我在雲林住了這麼多年,小時候好像都不知道東市場耶!只知道延平路。
長大後台灣各地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突然出現好多老街,西螺也有了這麼一條延平老街,
只是有許多老街的周邊都發展出商圈,但西螺的延平老街沒什麼商圈、甚至有點荒涼,就真的只是一條老街!
所以後來即使又從外地搬回雲林,我也幾乎不會到這邊來逛,
直到去年周杰倫來這邊取景拍電影<天台>,我湊熱鬧來看一下場景:
【雲林新玩意】古坑有機農村市集+西螺老街<周杰倫電影天台的場景>
之後就開始感覺這邊有漸漸在發展起來了!而且是走很文藝很有質感的路線,跟一般充滿吃喝攤販的老街商圈不同唷。


延平老街的兩旁建築都非常有歷史,對我這種愛看老房子的人來說非常有趣!
東市場的路邊都加上跟老房子不衝突的新路標,寫了延平老街、西螺老街等等字樣,
或新或舊卻非常融合,整條街走起來感覺還滿舒服的。

 

 


這些路標好像各個都不相同耶,都有雕花在旁邊,但是還滿好看的。
我個人沒有很喜歡雕花這種東西,我比較偏好極簡風,但是這裡的雕花弄得還不錯,不會太花俏、跟老街滿搭的。

 

 


東市場這邊的房子滿有趣的,都有挑高設計,上面有個小閣樓!很好玩的樣子。
這些門窗都好有古意,我好喜歡啊!這裡的小店賣些有趣的東西,逛起來還滿好玩的。
有些是賣真正的老東西,藤椅或是懷舊玩具等等,有些則是刻意復古的新玩意,很有趣。

 

 

 


因為房子挑高,所以走進裡面也沒有像一些老房子那麼有壓迫感,
感覺採光都很好、通風也不錯,我看都沒有店家開冷氣、門窗就這樣敞開,但是還滿涼快的!
我們那天是接近正午去逛,天氣又熱!但是逛東市場的時候都不覺得悶熱喔,滿舒服的。

老街上最顯眼的感覺就是這一棟螺情滷味了,好氣派啊,當年肯定是什麼大戶人家!
這個滷味也可以在店內吃,我們也進去看了一下,很有趣!牆面就是維持舊房子的斑駁樣貌!非常特別。
這一棟建築外觀就是電影台裡面的波爺中醫唷,我在看電影的時候一直覺得好好玩!呵呵。
現在波爺中醫的公仔也一直留在店門口讓大家拍照。

不過延平老街還是有許多店家是關著門的,可能是東市場這邊剛開始發展不久,並沒有太多商家進駐,
這些老字號的商家我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在營業,不過看到地板上還有老街示範點的地磚,
感覺還滿新鮮有趣的。


從東市場走進去,算是市場的後門嗎?這邊有一塊小廣場也滿有趣的。
有一座小型的西螺大橋,還有幾家咖啡廳等等的商家,這個小廣場的感覺很寧靜,如果有小型表演應該很不錯。

 



我最喜歡的是這些商家都是貫通市場兩側的,從某一家店走進去就可以直接通到後面來,
然後又可以從另外一家店的後門進去逛,很有趣!
好像舊時代大家都鄰居都很熟悉,可以從鄰居家後門跑進去聊天這樣,很親切的感覺。

而且這天的陽光很好!曬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,坐在某家店後門邊的老椅子曬太陽有種異常的閒適感。
妙的是新時代的孩子阿毛一看到毛爸坐在這把椅子上,竟然說:ㄟ!什麼老摳摳的椅子啊!
他竟然還可以分辨出這個樣式的椅子是老式的唷!呵呵!
不過毛爸一起身他跟小裘就立刻爬上去坐的好好的,還說:好好坐唷~噗。

 

在東市場正門邊等小火車時,隨意走走還發現幾個有趣的裝置藝術。

 

這個小天使是躺在一個長長的石椅上,線條好柔和好可愛唷!
更有趣的是有好幾個石椅是瓶蓋的樣子耶!大概是要做出醬油瓶蓋的形象吧!好可愛!
西螺這邊有名的是<黑白兩道通吃>,哈哈!就是白色的稻米和黑色的醬油!
東市場旁邊就是丸莊醬油的觀光工廠,我們也有進去參觀!我會另外整理一篇,免的拖太久才寫完!哈。

 

市場當然不乏美食,東市場的後門就是這家有名的三角大水餃。
我也吃過幾次,不過不曾來現場吃!現在東市場重新熱鬧起來,感覺生意又更好了呢!
 


這是市場裡另外一家賣碗粿的店,看到這一大堆碗裏都裝了菜脯等餡料,感覺好懷舊喔!
我記得小時候看媽媽做碗粿也是這樣呢!現在有些有名的碗粿都是直接裝在塑膠碗裏了,
看到這個樣子覺得特別溫暖的感覺。


延平路上的這家琴連碗粿很有名,而且外面就有好多觀光客在拍照!
我也覺得還不錯,就是很平價又很美味。

 


再遠一點,靠近西螺大橋邊,有兩家有名的油蔥粿,又叫做九層粿。
這種粿就是一層一層堆疊起來的,有點像碗粿又不太一樣,很好吃。
不過這兩家都只有一大清早買的到,是早餐唷!而且生意很好,大概九點多就賣完了,想吃要趁早。

 


我會拍到這兩家店門口,是因為我們在東市場搭小火車過去西螺大橋,
回程時因為小火車中午休息要等一個小時才會再發車,我們就直接散步回去了,
路上就經過這個我們很常吃、但是從來沒有來拍照寫文作紀錄的<當地名物>
趁機幾筆帶過稍微介紹一下!哈哈。

 

 


補一張前幾天外帶回家吃的照片,剛好買了九層粿+肉粽+肉羹,主要商品幾乎都買齊了!呵。

 

 


最後提一下這個小兵營,據說也有媒體介紹過唷!
但是小孩都走累了,我們也都餓了,就只是經過沒進去逛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咪 的頭像

    起毛裘

    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